特约评论员/郁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24日,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受此影响,国内有不少地区出现抢购食用盐现象。
这一幕似曾相识。若是谈及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件,恐怕很多人还会对当年的抢盐潮记忆犹新。彼时人们更热衷抢购加碘盐,理由是“碘可以抗辐射”。但事实是,要达到抗辐射的功效,得一口气吃下3公斤的盐,足以把人“咸死”。后续也更有趣,许多人在社交媒体分享:“当年排长队抢到的盐,过了几年才吃完。”
为什么经历过抢盐风潮,有些人还是对抢盐乐此不疲?
盐关系到生活命脉,无盐万万不可。日本向大海排放核污染水,牵动国人神经,在媒体、社交网络的传播下,民众出现警惕、担忧情绪,这是必然的。人们会下意识将海水污染与海盐污染联系起来。而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我国海盐究竟有没有影响、影响多少,需要等待有关部门的权威监测结果,不过在结果未出之前,一些人对我国食盐构成不甚了解,显然不愿“无动于衷”。
囤盐潮另一个原因是从众心理,看到大家都买便也跟着买。有些人看到韩国出现抢盐潮,更加剧了这种心理;甚至一些有正常购盐需求的人,想买一袋盐也发现难买。一些人购盐并不是担心之后吃不到“健康”的盐,而是担心盐被其他人买光后,影响自己正常需求,从而形成一个怪圈。
那么,这次抢盐潮,需要囤盐吗?不需要。
多地有关部门发布通告,称国内盐业供应充足,无需恐慌,无需囤盐,并要求规范市场食盐价格,防止囤积居奇。中盐集团也公告称,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
海盐并不是我国食盐的构成主体,我国大部分食盐来源于井矿和盐湖。青海、四川自贡都是优质盐产区。即便作最坏的打算,海水被污染海盐受影响,井盐和湖盐也能保障国人需求。且倘若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受影响最大的恐怕也是日本自己。
当下的应对之策是什么?
有关部门和盐业公司要充分理解和重视当前紧张、担忧的大众情绪,回应大众关切,一方面积极普及相关知识,打消群众“缺盐”顾虑,同时切实维护市场秩序,避免囤积居奇,放大恐慌,哄抬盐价;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现在对食盐的突出需求,释放部分库存,保障有正常购盐需求的人能够买到盐。
同时,对公众忧虑的源头——日本核污染水会不会影响海盐,有关部门应保持密切监测,及时公布相关动态信息。公众也应提升自身科学素养,提升独立思考能力。盐有保质期,囤再多的盐,也吃不了一辈子。现在盲目囤盐,不但靡费金钱精力时间,也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进而加剧市场紧张和社会恐慌。面对核污染水的威胁,全社会都应秉持科学理性、实事求是的态度,避免自乱阵脚。(郁风)
上一篇 : 广西德保县敬德镇发生山石滚落,致2人遇难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