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的祖先在长期的翡翠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相玉识翠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鉴赏评判体系,被翡翠业界广泛认同并沿用至今。
腾冲翡翠博物馆作为世界唯一翡翠专题博物馆,肩负着展示和研究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翡翠历史文化遗产的重任。在当今的商业炒作过程中和一些专著及网络平台上,出现了很多历史和学术方面的错误言论。这些言论思想极端,内容偏颇,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为避免误导更多人,纠正这些错误的说法势在必行。
(资料图片)
2023年5月23日,由腾冲翡翠博物馆发起,邀请翡翠界知名专家学者、腾冲市委史志办、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腾冲珠宝学院、腾冲市文物管理所相关领导及翡翠商家共聚腾冲翡翠博物馆,举办了翡翠学术研讨会。大家一致表示要将老祖宗留下来的翡翠学术成果以正确的言论来宣传,实事求是地传播正能量。
会上重点研讨了几个问题,一是关于翡翠发现的时间。在学术界、翡翠界公认的时间是明代中期,明代之前既没有出土的文物支撑,也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但是一些现代出版的个人著作中却认为在三千年前的周代,中原地区就已经有翡翠现身。关于这样的说法,与会专家刘老师提出,三千年之说,依据严重不足,纯属虚构。腾冲是翡翠加工集散地、翡翠文化发源地,但是我们也不能伪造历史,历史不是以个人意志来写的,并不是越夸大越好,追得越远越好,不能轻率举证,随意附会,主观臆断,而应该实事求是,尊重历史。要搜集文献资料,结合考古发掘,实物佐证,民间口碑,进行认真研判、印证,才能还原历史,得出合乎情理的结论。
根据对大量文献资料中相关内容的梳理,史实对照,相互印证,我们知道后世所公认的达到宝石级的翡翠绝大部分产于今天的缅甸北部,而缅北在古代曾是中国的辖地,出产翡翠的勐拱地区曾为勐养土司的辖地。明朝正统二年(1437年),麓川土司思任发侵占勐养土司刀氏的辖地,并相继攻陷了包括腾越州在内的滇西大片土地,朝野震动。思氏集团的反叛,引发了兵部尚书王骥“三征麓川”的重大历史事件。正统十四年(1449年)战事结束后,思氏失麓川,仅管辖勐养,但朝廷只给金牌而不颁信印。至成化年间,勐养土司思禄以绿玉等地方珍宝贿赂云南镇守太监钱能,经钱能斡旋,弘治初年,朝廷颁给思禄金牌及宣抚使司信印。可见,当时土司已经用翡翠来做为礼品。
英国学者瓦·瓦里写道:“上好质量的绿宝石在缅北被发现是在13世纪,是被一个云南商人偶然发现的,他随意把在边境捡到的一块石头放到他的驮子上用以平衡货物,结果石头被证明就是价值不菲的翡翠。这个故事传开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来到那里,试图获得更多的宝石”。清代徐赞周在《缅甸地理》一书中写道:“缅人所言,发现此玉矿者,乃前明有滇商驮运至此,因驮货不平,故取石一块,以做平均之势。及至其家,卸下物品,抱石而弃诸地,石落分裂为二,碧光灿烂夺目,始知斯地为玉矿。”民国《腾冲县志稿》载:“自明中叶启玉而还,又开玉石、琥珀、石油、树胶等厂。”
结合上述文献及民间印证可知,翡翠的发现与开发时间,当为13世纪,《腾冲县志稿》所说的“明中叶”,即明代中期被“滇商”所发现,是比较可信的,距今约六百年。
会上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有人居然把和氏璧也说成是翡翠,并且还发表了相关的文章。其文中说道:“卞和获得玉璞的楚山、楚地应是纵横五千里范围内的腾冲、缅甸夷地”。还说:“卞和到过孔雀之乡的缅甸,并得到玉璞”。与会者认为,上述说法均无史料出处和实物证据,纯属作者主观臆想推测,与翡翠开发的史实风马牛不相及。
与会专家韦老师认为,这样的说法从逻辑上来说我们是不能接受的。不要说几千年前,即使是20世纪70、80年代,从腾冲去一趟省城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卞和作为一位相玉工,如何在2600多年前就凭一己之力从万里之外的楚国来到腾冲,来到缅甸,还带走一块翡翠原石,纯属无稽之谈。至于清朝道光元年白玉祖师殿的建立也并不是因为和氏璧是翡翠,而是因为腾冲宝货行公会对卞和慧眼识玉的能力的赞赏,以及对卞和三次冒险献玉那种执着的求真精神的敬仰。他们以祖师为榜样,求真务实,在鱼龙混杂的商海中,坚守着腾冲这一方净土,信守“腾冲翡翠无假货”的承诺,维护着“腾越翡翠”这一闪光品牌。
会上讨论的第三个问题,腾冲相玉识翠的基本理论和体系,是腾冲先辈在长期商贸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绝非现代人的所谓首创发明。
几百年来腾冲的祖先在鉴赏玉、识别玉、加工玉、使用玉、研究玉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既生动形象又简单实用的方法,提出了种、底、水、色、瑕疵等这些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
在颜色方面,玉石的颜色像什么,腾冲的祖先就形象地把它比喻成什么。比如,颜色像春花一样的玉石就把它形象地称为春花玉;玉石的颜色像秧草,就形象地把它称为秧草绿;玉石的颜色像莴笋就形象地把它称为莴笋绿,类似的还有苹果绿,鹦哥绿,菠菜绿等等。针对翡翠的鉴赏识别,历经数百年的积累,形成了一门独特的、专门的相玉学问。
这是经过若干代人总结出来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腾冲先辈留下来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绝非像某人所说的那样,是他“在20世纪90年代创立的一门翡翠学科”,这是赤裸裸地窃取腾冲祖先的丰功伟绩,这决不可能是某人突发奇想就能想出来的理论体系,更不可能是他首创的。他还把春花玉的“春”字篡改为“莼”字。这位先生他只不过是千千万万翡翠从业者当中普通的一员,更为荒唐的是他把自己封为“当代翡翠王”。在清末民国时期,曾经出现过公认的七位翡翠大王,他们都是曾经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所以才被业内尊称为王者,同时也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两相比较,结果自明。
针对这个问题,从事翡翠经营近50年的黄应松老师说道:“我从70年代就开始做翡翠生意,在这一行看得多,听得多,不管是做翡翠生意的还是做翡翠文化的,他们所说的、所写的翡翠术语和基本概念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属于行业内专用术语,并不是某一位‘专家’独创出来的。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窃取老祖宗功绩的说法,我们必须坚持正义,公平公正地对待历史问题。”
腾冲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比周边的县市要发达,这主要是得益于我们的祖先发现了翡翠,首开翡翠加工、贸易之先河,并一直发展延续下来。直到现在,我们腾冲的千家万户都是直接或间接受益于翡翠,使我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我们要坚持正确的翡翠历史文化观,对祖先要抱着一颗感恩之心,决不能将老祖宗的成果窃为己有。我们要对后代负责,必须向他们传播正确的翡翠历史文化。
上一篇 : 全球快看:通达集团公布施荣怀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下一篇 : 最后一页